哈喽小说网

字:
关灯 护眼
哈喽小说网 > 小郎中混异世 > 第119章 鹏程远乎

第119章 鹏程远乎


第119章 鹏程远乎

好家两兄妹在私下详谈咱们不提,那秦朗拜会了太上长老之后,又急匆匆跑到客厅见客了。

之所以这么匆忙,是因为来的客人不一样,这是传圣旨的刘公公亲自到访,他必须亲自接见的了。

不知道这刘公公是找自己什么事情,听人说大夏朝的阉人是没有任何参政议政权力的,也就算是一个给皇室打工的佣人身份,和后世明朝那种皇帝身边跟着的太监红人,那样权势巨大来比较啊那是根本不可怕的。

所以秦朗也满脸轻松,又有些疑惑的对刘公公问道:“不知公公找在下何事啊?”

“唉呀,爵爷万万不可!”刘公公双膝跪地磕头不止,秦朗眉头一皱连忙伸手搀扶起来,这刘公公首先说到:“爵爷啊,皇后说了怕您出身贫贱,猛地一下拜爵肯定不能通晓礼仪,特叫老奴带了宫里的仪官给您讲解礼数规仪,免得失了国仪而不知啊。”

“这个……没有必要吧……”秦朗挠了挠头,有点不太乐意,怎么到了这地方老子拜爵了还要重新进修不成,还给我派了一个教礼仪的老师?这成天磕头来磕头去的礼仪本来就麻烦的要死,才开始还挺爽的,可轮到自己那是格外的腻歪,从根子骨里面就讨厌这种事,被人家一提那是更加脸色不好看了。

“您看看,爵爷刚才说的是在下,这个词就不当了。老奴乃是皇家之奴仆,您乃是皇朝之爵。自古封官拜爵,这官位是皇帝封赏的,可爵位那是皇帝拜的。度德拜爵,量绩受禄,您是爵爷在老奴面前自称在下,那折杀老奴了,回去京城老奴是免不了皮肉之苦的,还请爵爷体谅慎言啊!”

原来,是这样啊!那就不说在下好了,轻轻一笑满脸无所谓的问道:“公公啊,我不叫在下,怎么称呼自己?就说我嘛?”

“不可!帝君称孤道寡,尔乃男爵位,当称本爵!”这时候,从门外有一个人走了进来,青年人面白无须,剑眉入鬓,目若朗星,昂头挺胸走来,举止之间带着浓浓的自信,有着不凡的气度。

身穿藏青色的官袍,看胸口补子那是一只鸟,秦朗打听过了,这种单腿独立的鸟那是鹌鹑,虽然怎么看都没看出像一只鹌鹑,这是一个八品文官官服补子。

头上带着的却是青铜冠束发,上面一根白玉簪子。这就不同了,大夏朝对官服礼仪有专门的规矩,冠那是不能乱带的,大夏官员可以不穿官服出门,除了正式场合之外都可以不用穿着官袍。

但是头冠必须要带,而且要明确表明身份,以最高官位功名来计算的,如果一个人是七品官同样还是一个举人,那么一般都会带七品官位的冠,只有参加文学交流的场所才戴举人发冠。

这位能用青铜级别的发冠,那可不是八品能带的了,同样用了玉簪子,这插在发冠上固定头发的簪子也有明确讲究,玉金银铜石木竹代表不同阶级。

秦朗现在都已经拜爵了,也不过青铜金边的发冠上面有一个御赐的金簪,来人居然头戴玉簪子,这级别比自己都高啊!!

“秦爵爷请了,在下鲁襄君见过爵爷,给您行礼了!请爵爷安!”

看对方仪态万千,举止大方,行礼起来也是让人赏心悦目,人家那套啊动作就像上戏台一样,每个动作都那么行云流水让人眼前一亮,动静之间都是卡在点上,使得人的眼睛看了就是舒适的感觉,一种形体的美态,使得你感觉就应该如此行礼,再加上大夏独特的官服设计,这人相貌也英俊身材挺拔更是衬托出一股贵气。

秦朗嘶嘶倒吸一口冷气,这个人给他压力好大,有一股天然的官威存在,别的官员就好比太守大人甚至大都督这种四品大官他也见了,甚至一起喝酒畅谈都行,根本没有给他产生官威的那种威压。

一直心里都认为,别人说的所谓气势逼人,霸气侧漏那都是戏说,就算见到四品大员,身上也没有见过这种场景,可现在他见识到了,这人啊真有一股气场。

人家就那么一站,就迎面而来一股说不出,描不出来东西,让人感觉就是压力很大啊!

“啊,不知鲁襄君是……”

“爵爷,这位就是皇后给您请的礼仪教习,鲁襄君那是人家尊号,官居正八品大典仪官,曾经是太子殿下身边的礼仪教习。这次奉了凤命,到您府上教导您礼仪之事的。”

“鲁襄君是尊号?这怎么讲?”秦朗成了好奇宝宝,围着鲁襄君转了一圈,满脸欣赏之色,好像欣赏一件工艺品,人家到现在都保持躬身行礼的姿态,连头发丝都没动过,不愧是礼仪教习啊,这动作太标准了。

“尊号曰尊称之别号哉,天子亲绶。天子者拥四尊分别为:徽号、谥号、庙号、年号。爵爷两位夫人,分别是秦好夫人曰商贾女杰,秦周夫人曰冰霜女杰。在下此鲁襄君,大元帅之三夫人被称为巾帼不让须眉皆为尊号。”

“那么尊号有啥不同?”

“尊号分为三阶。最低为人杰,比如您的两位夫人都封为女杰,意为杰出之女子。活人绶杰号,战死者追封英杰之号。

二阶为国士,三阶曰君。巾帼不让须眉之尊号为特封不在三阶尊号之列,单独一列。”

“又如在下,当初蒙皇帝恩典特赐鲁襄人杰称号,为第一阶杰号。后蒙皇帝恩赐鲁襄国士之号,此乃二阶国士。陛下又加恩授予鲁襄君,此乃三阶君号。同样有君号者,如我大夏朝三军大元帅武胜君樊飞跃大人。也被人称为武胜君。”

秦朗一听明白了,难怪人家头上带玉簪啊,那是和大元帅平级的君号位,是最高的尊号级别了,那是有资格佩戴玉簪子了。到了玉簪子,秦朗需要拜至少一等候爵才行,看人家也就二十多岁吧,这就是人生巅峰了。

“爵爷不必拘礼,君之尊号,乃是尊称罢了,并不高于您的爵位,不可等同。以官位论下官乃是八品,您是七品,当您为上官,在下乃是下官。”

眉头一挑,秦朗缓缓作下轻声问道:“武胜君名字叫樊飞跃?那么请问鲁襄君如何称呼?”

“在下本名王伦,被封鲁襄君之后,皇帝特许不用呼其名而曰号。”

“哦!那就是说,我应该叫你鲁襄君,而不能叫你本名王伦是吧。”

“如果爵爷称呼在下王伦,也是可以的,名号而已都是他人呼来喝去之用,无伤大雅。”

人家说话有理有据,而且礼仪周全,虽然心里有些芥蒂,就是有根刺,总想挑对方的毛病。反正怎说都酸,凭嘛这小子就当了君了。

自古有名的就是信陵君魏无忌,春申君黄歇,孟尝君田文,平原君赵胜,时称“战国四君子”。不过那时候的君,那是尊称,是对地位崇高的人一种恭敬的称呼,并不是指具体的职权。

在大夏,这个君号直接就是尊号的一种,是一种极其独特的称呼,别人不能乱用的,就是皇帝赏赐的一个外号一般。

这个尊号是可以刻在墓碑上的,终身伴随,能够获得皇帝赏赐尊号,那是一种殊荣。天子独自享有四个尊号,唯独赏赐两个一个是谥号,一个就是活着时候的杰、国士和君三个尊号了。

大夏的国之栋梁,就说的是丰城以前的主人那个丰樑城郡王的祖宗。自从削掉他们的郡王爵位之后,这大夏失去了国之栋梁,这个尊号就收回了。

撇了撇嘴,有点不太高兴的挥手让对方免礼平身,然后缓缓开口问道:“你来这里就是要教……那个本爵是吧,那么你说说如何教法,可说好了,本爵很反感这些礼仪规矩,能免则免!”

好像早就应对娴熟,对这种反感被人说教的情况,那是得来应手一般,微微一笑恭敬得说到:“爵爷无须烦忧,本次奉凤命而来,只是让在下教导爵爷基本的礼仪常识,并不会过于严苛。在下只能逗留本地一月而已。一月过后,在下就要回转京城复命了,必不会扰您清净。”

曲意逢迎了片刻,恭送这位鲁襄君离开之后,秦朗拉着刘公公的手问道:“公公啊,这鲁襄君是何人物,好像很厉害的样子啊?”

“哈哈,爵爷啊,这鲁襄君可是大名顶顶的国士,被陛下亲口称赞国士无双。当年其还是鲁襄人杰,一个九品礼部宣仪官而已。

那一年皇帝派使臣前往西域蛮族之地通商,想要联合魁族和殁族两个蛮族首领一起征讨祸乱天下的火族。

可火族势力太大,这俩个蛮族部落首领不但不敢反抗,甚至杀了当时的朝廷使节,只有他一人还有四个武卫逃脱。

此人浑身是胆,刚刚逃脱虎口,不想着跑回来搬救兵,他反而只身一人就带领四个武士直接绕道千里,用了三年时间打着大夏使节旗号游说了三百六十七族部落。回来时候带回了十二万人口,使得塞外游牧部落见我皇朝大旗闻风归顺而拜。

可谓之,大涨了国威,也使得蠢蠢欲动的火族,暂时罢了刀兵之孽想,许多年没敢犯我边疆。”

“哦?那看他年纪也就二十出头吧!他去游说列族时候,莫非才十来岁?”

“正是啊!那时候和爵爷年岁相当吧。可以说论功劳能拜爵了,可大元帅府的三夫人就生生把他爵位夺了,煞是可惜了啊。不然现在他应该和爵爷平起平坐才是。”

“唉呀,怎么能夺爵!这可是班骞之功,堪称国士!”

在域外打出国威的,通商西域宣扬国威者都被后人称为班骞之功,说的就是历史上两位著名人物的功绩,听刘公公一说,秦朗服了,这就是要给大夏的张骞嘛,人家那是凭真本事的龙来的君号,这个自己酸溜溜的就没道理了,以后要多恭敬一些才是啊。

“搬迁?”刘公公以为自己听差了,不过人家爵爷也说堪称国士,这就是夸赞之词,也就没有深究,点了点头叹气说到:“只因他当初打的是使节旗帜,他只是一个宣仪官,连副使都算不上,充其量只是一个随员而已,小小九品冒充国使,虽然全了国礼可罔顾国法。将功补过,所以三夫人提议朝廷不能给他拜爵。朝堂之上商议良久,最终皇帝给他晋尊号为二阶国士,称他国士无双。

到了后来,蛮族火族部落叔侄二人来京城朝贡,美其名曰朝贡实际上就是来炫耀武威。当堂威胁皇帝,要是不开两市双边贸易通商,那就挥军而至自己来取!”

“咳,当年朝廷想要联合的魁族和殁族都已经被火族灭亡了,大片的领土丧失,使得边关频频告急,朝廷兵马疲于奔命来回调动,还没打仗就很多将士累死在路途之上。

两大部落尽灭,平白的使得原本一个席亚关可以堵住的蛮夷瞬间膨胀起来,边关所有关口全都成了人家院墙。

那时候皇帝愁的头发都大把大把的掉啊,老奴看着都心痛!可是满朝文武也没办法,边关十八镇总兵联名上奏朝廷,这边关一直面对比较弱的魁族和殁族,并未建设强大的城防工事,国力都消耗在席亚关建设上了,恳请朝廷出兵出夫扩建军事要塞抵御敌人入侵。

边关那时候就是满地窟窿,敌人随时随地可以从任何一个地方突破城防边界,一旦蛮族铁骑入侵,西中州和西北州都无力阻拦,敌人长驱直入二十日可达京城天子脚下。而那时候天下勤王大军需要六十日方能调动回来。

这鲁襄君当初还叫作鲁襄国士,挺身请缨再次孤身前往外域,不过这一次皇朝给他派了大军护送,虽然只有他一个文官,可算是正儿八经的国使持节而往。那些曾经被他说服的蛮夷部落,被火族压榨甚烈,早就不满所以一拍即合数百部落联合起兵,或多或少的冲入魁族和殁族的地盘。

这样就解了皇朝的边关告急,火族部落掉过头来又要清理草原和沙漠各个部族的纷争,再也不能集中兵力叩关,给朝廷有了缓冲时间可以修缮边关城防。

因为其居功甚伟,皇帝拟拜他候爵位,被他以代罪之身不敢绶为名推拒了爵位,可能是忌恨当初三夫人夺他爵位的事情吧。

总之,这个爵位他没有要,皇帝只好绶他晋尊号为鲁襄君,并且特旨不称其名而称号,以示尊崇。

之所以号鲁襄,那是因为他父亲乃鲁地人士,而他母亲那是襄城豪门,所以被叫做鲁襄人杰,也就成为鲁襄君的名号了。”

“哦!”秦朗恍然大悟,心中佩服无比,试问自己是绝对没有那个本事的,这要多么大魄力干这种事情,绝对的人才,人家那才是国士无双啊。

“那么为啥成了我的教习?这我还没有那么大面子让皇后派这样国士来教导我礼仪吧,再说了他怎么才八品,这也不符合规矩啊,这么大功劳不给一品也应该三品尚书侍郎啥的了吧?”

“咳,这个啊,主要是我朝惯例,我朝自开国以来奉行三低高位制度。所谓三低,说的是三个官位都给最低等的。

一是御史言官,这言官只有七品官位,六品御史才能上朝,就是因为他们官位极低所以才不怕得罪人,他们已经低的不能再低了,也不怕那些高官压迫,所以敢于直言进谏。

还有一种是给事中。掌侍从、谏诤、补阙、拾遗、审核、封驳诏旨,驳正百司所上奏章,监察六部诸司,弹劾百官,与御史互为补充。另负责记录编纂诏旨题奏,监督诸司执行情况;乡试充考试官,会试充同考官,殿试充受卷官;受理冤讼等。他们只有七品八品九品官位。可以说位卑权重。最重要的是拥有封驳诏旨之权,后来划归右丞相监管。

最后一个就是礼官,册封宗室、诸藩或告谕外国时,充正、副使,这礼官归礼部管辖,他们代表国家礼仪,包括国家大祭祀盛典,皇朝更替等等各种礼节事宜统统参与。

而他就是一个九品宣仪官,后来升任七品宣仪郎,也算是到了外放礼官之首了。按道理他作礼部侍郎或者礼部尚书绰绰有余。

可糟糕就是,他当年说错话了,咳可惜啊!这官位一直没法升起来。”

“唉呀,又说错啥了,他一个外交官,说错话?难道有辱国体了啊?”

“非也,非也!要是有辱国体,早就杀头了,哪里活的好好的啊。这鲁襄君啊出使番邦时候,有一个部落首领特别欣赏他的才华,非要留他作驸马。

这位大人死活不从,那个蛮族首领就怒了,备好刀斧手就要砍他脑袋,声言你乃大夏之杰,不从我!就让你变成大夏英杰!!”

“您知道啊,英杰之号,那是给死人的。眼看人头落地,这位鲁襄君,您猜怎么着?”

秦朗听刘公公如同说书一般讲故事,那是非常乐意听啊,也就接了一句问道:“怎么着?”

“这鲁襄君不亏国士之名,仰天长啸道:我大夏人杰地灵,某不才区区七品官罢了,在你们蛮夷眼中我就是人杰?简直就是井底之蛙岂知天下大哉?

鹏程远乎?往大夏一观!尔方知鹏程之渺!!某鲁襄人杰乎?鲁襄!那是两个城罢了,某不是大夏人杰,乃是大夏两个小城里面的人杰罢了。大夏天下如同我这般小人物犹如恒河之砂,如同水中之鱼虾不知凡几,要杀就快点杀吧!我大夏皇师必为我复仇,尔等小民来日与我地府相会,我必好酒奉迎尔!……”

刘公公说着都掉了泪,唏嘘有声的说到:“爵爷您听听,这才是国士慷慨之言,一席话把那个蛮族部落首领吓得屁滚尿流,不但答应出兵还从此臣服大夏,成了大夏附庸。”

秦朗点了点头语重心长的说到:“此真国士,只见史书有这样的人,从来没想到能活着近距离接触。佩服佩服!不过……为啥不能封官?就凭这句话都够升官了啊。鹏程远乎?往大夏一观!尔方知鹏程之渺!我擦!说的霸气啊,这简直目中无人了!”
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,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